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

发布时间:2012年8月30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日作者:刘云龙文章ID:5349浏览:

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
刘云龙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成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已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的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做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或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乏时。

【问题】
    1.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
    2.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是什么?(依据第③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3.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雨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
    4.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陈旧的思想与观念(陈规陋习)。
    2.当今社会的一些人由于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为了私利,而不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3.“无奈”“鄙视”“痛恨”“否定”均可。
    4.只有抛弃陈旧的思想和观念,社会、时代才能进步。(或: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时代的先行者、弄潮儿。)

顶一下
217
89.7%
踩一下
25
10.3%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