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

发布时间:2012年9月1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0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02浏览:

    ①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著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在遭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
    ②他觉得自己应该振奋起来。
    ③第二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也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蚂蚁!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地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蛮干一气了——我是个人,是个有头脑的人。”
    ④果然,他变得理智了。第三个人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蚂蚁,两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他们得到的启示迥然而异。可敬的智者,请您说说,在他们中间,哪一个对呢?”智者回答:“A.(    )。”问者感到困惑:“B.(    )?对蚂蚁的行为,一个是褒扬,一个是贬抑,对立是如此的鲜明,您是不愿还是不敢分辨是非呢?”
    ⑤智者笑了笑,回答:“太阳在白天放射光明,月亮在夜晚投洒光辉,它们是‘相反’的,你能不能告诉我太阳和月亮究竞谁是谁非?假如你把西瓜切成两半——左右两边是‘对立,的。你能不能告诉我:‘是’和‘非’分别在左右的哪一边?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不足为训。但是,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同样观察虫子,两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他们的感觉和判断就不可能一致,他们获得的启示也就有差异。你只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异’,却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同’:他们同样有反省和进取的精神。形式的差异,往往蕴涵着精神实质的一致;表面的相似,倒可能掩盖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好,现在让我来问一问你:你的认识和我的认识究竞谁是谁非?”
    ⑥询问者羞愧地笑起来。

【问题】
    1.请在第④段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话。
    2.智者说两个人的观点都是对的,他的依据是什么?
    3.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本文中心的一句话。
    4.本文最恰当的标题是(  )
    A.蚂蚁的启示    B.“是”“非”的启示
    C.启示的启示    D.谁是谁非

【参考答案】
    1.A.两个人都对。  B.怎么会都对呢?
    2.因为他认为两个人的观点同样有奋发的愿望、进取的精神。
    3.形式的差异,往往蕴涵着精神实质的一致;表面的相似,倒可能掩盖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
    4.C

顶一下
19
47.5%
踩一下
21
52.5%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