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士不遇赋

发布时间:2012年9月3日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作者:司马迁文章ID:5444浏览:
【原文】
    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昭昭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逆顺还周,乍没乍起。理不可据,智不可恃。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译文】
    悲伤啊!士生不逢时,自愧(只能)与自己的影子相望。经常约束自己以符合礼的要求,唯恐自己的志向和行为默默无闻。相信自己才高,可是世道暴戾,要至死而勤勉不息。虽有形体而不得显扬名声,徒然有才能而不得施展。为什么困窘和显达(之时)容易改变和迷茫,确实是高尚的和丑恶的(界限)难以区分。时光悠悠荡荡(的过去),就要蒙受委屈,得不到伸张。
    那些秉公处理公务的人,与我志同道合;那些以私情对待私党的人,我认为(他们)可悲。道幽深难知,旷远难见啊。人间的道理明明白白,(怎么统治者)互相倾轧、争夺呢。喜好生存厌恶死去,才能就会低贱;爱慕富贵,鄙夷贫贱,是理智的惑乱。(对事理)清楚透彻,通晓领悟。昏愦迷乱而不觉醒,是因内心受了毒害。
    我的心意如何,哲人自能揣度;我言论中的是非,哲人自能选择。终生默默无闻,古人以为耻。早上懂得了道理晚上就是死去,谁人能说是不善呢。背逆和顺遂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忽起忽落。对待当政者是不可能依理恃智的。不要跑到福的前面,也不要接近祸的开端。托付于自然,回归到宇宙一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醒心亭记

    【原文】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

  • 长亭送别

    【原文】 长亭送别 王实甫 第一部分:赴长亭路上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

  • 寺人披见文公

    【原文】 寺人披见文公 左丘明 吕、卻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

  • 游褒禅山记

    【原文】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

  • 乐羊子妻

    【原文】 乐羊子妻 范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饮马长城窟行

    【原文】 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