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韧性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7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0日作者:未知文章ID:6557浏览:

【原文】
    生命的韧性
    汶川震后,关于生命的故事,悲喜交合,读来令人唏嘘感叹。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那些感人肺腑的细节,让我们有一种直面鲜血和伤痛的震撼。
    生与死,这不是一个陌生的问题。它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有时平常得甚至让人提不起谈论的兴致。然而,汶川大地震血淋淋的真实境遇所牵引出来的生死话题,却重重地击打着我们的心灵。无需华丽的词藻,无需严密的逻辑,只要一个真实的故事,就足以让我们泣不成声。【这是真实生命的真实力量】。
    灾难来临时,很多人猝不及防,死神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机会。但在乱石瓦砾的覆盖之下,生命残存的意志却从未向死神屈服。是的,千斤压顶之下,人的生命显得那样脆弱不堪。然而,也正是在困难重重之中,人的生命又释放出坚韧不拔的力量。正像那个叫何翠清的13岁女孩,地震时她惊觉脱险,但她并没有因为死亡的恐怖而独自逃生,而是勇敢地冲入死神的魔爪,与之抢夺生命。即使在她与同伴被困废墟的情况下,小女孩还是顽强地坚持“活”的信念,并最终获救。在生命与死亡的对峙中,不是希望驱走恐惧,就是恐惧扼杀希望。生命的韧性就在于死亡的恐吓不会让生命自我萎缩。
    在灾区现场,生命对于生命的呼唤、安慰以及拯救,才使人间许多奇迹得以发生。地震灾难的噩耗传来,各行各业的人们瞬间变成了救援者,纷纷奔赴抗灾一线。灾难的狰狞面目没有吓倒他们,路途上的千难万险没有阻遏他们,他们的善良与悲悯、无私与执著,将他们变成了无敌的斗士。夜以继日,救援者以不屈不挠的斗志,激发着受灾者的生命潜能,也磨砺着自己的生命力。在这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死亡的抗争中,生命的韧性经受住了艰苦卓绝的考验。
    已经消逝的数万生命,已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伤痛。然而,无数人在与死亡擦肩中越挫越勇,使生命焕发出绚烂的光彩。让我们记住在汶川地震中已经远走的生命,也记住在地震中更加坚强的生命。(选自《光明日报》08.05.28,有删改)

【问题】
    12.“这是真实生命的真实力量”一句中,两个“真实”的具体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13.文章第三段写小女孩何翠清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的韧性”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2.(3分)第一个“真实”指“血淋淋的真实境遇”,主要指客观方面(1分);第二个“真实”指面对灾难时体现出的生命的韧性,它能震撼灵魂、击打心灵,主要指精神方面(2分)。
    13.(3分)小女孩何翠清在困难重重之中释放出坚韧不拔的力量的事迹非常真实典型(1分,也可简要叙述),很好地证明了“生命的韧性”这个观点(2分)。
    14.(4分)(1)(2分)从受难者角度:生命脆弱,但生命又无比坚强,对自己而言,面对灾难,只有正视现实,充满“活”的信念,才能战胜恐惧。(“生命的韧性就在于死亡的恐吓不会让生命自我萎缩”也可)。
    (2)(2分)从救援者角度:生命的韧性还需要他人的支撑,救援者以不屈不挠的斗志,激发着受灾者的生命潜能,也磨砺着自己的生命力。
    (如果没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只从标题的作用角度答题,得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