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1日更新时间:2024年7月27日作者:辛弃疾文章ID:6615浏览:

【原文】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问题】
    13.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14.“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从嗅觉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3.C
    14.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顶一下
5
45.5%
踩一下
6
54.5%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生死攸关的烛光

    【原文】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

  • 圆明园残简

    【原文】 圆明园残简 王和声 ①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 父亲的节日

    【原文】 父亲的节日 金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就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

  • 父亲

    【原文】 父亲 张枫霞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