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4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628浏览:

【原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问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参考答案】
    7.(4分)(1)睡觉(2)只,只是(3)曾经(4)到,靠近
    8.(4分)
    (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空明"1分,"盏"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
    9.(3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