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

发布时间:2013年1月4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4日作者:未知文章ID:7905浏览:

【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惊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问题】
    12、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怎么做?在求知过程中,又该摒弃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为什么?(8分)
    14、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12、(3分)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如照抄原句的扣0.5分)
    13、(8分)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探测、具体细致的计划、有适当的目标作向导;(3分)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摒弃埋头读书、不愿动手,过度依赖老师的坏习惯。(3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知识,才能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有了"主意"。(2分)
    14(3分)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实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示例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投身到水稻增产的研究。为实验秧苗,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亲身实践,奋斗九年,终于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创造世界一大奇迹。
    示例三: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对成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一锅一锅的进行冶炼,终于提取出0.1克纯净的镭。(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