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

发布时间:2013年1月4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4日作者:未知文章ID:7905浏览:

【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惊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问题】
    12、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怎么做?在求知过程中,又该摒弃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为什么?(8分)
    14、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12、(3分)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如照抄原句的扣0.5分)
    13、(8分)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探测、具体细致的计划、有适当的目标作向导;(3分)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摒弃埋头读书、不愿动手,过度依赖老师的坏习惯。(3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知识,才能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有了"主意"。(2分)
    14(3分)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实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示例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投身到水稻增产的研究。为实验秧苗,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亲身实践,奋斗九年,终于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创造世界一大奇迹。
    示例三: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对成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一锅一锅的进行冶炼,终于提取出0.1克纯净的镭。(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