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发布时间:2013年3月14日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作者:未知文章ID:9234浏览:

【原文】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问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2.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
    13.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A(A完备B它;其中C辞官;道歉D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评分:共2分。
    11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12.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评分:写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13.答案示例: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    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    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评分:理解1分,评价1分,共2分。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