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楼加剧热岛效应

发布时间:2013年4月23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3日作者:未知文章ID:10061浏览:

【原文】
    城市高楼加剧热岛效应
    城市高楼过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之一是参与形成热岛效应。所谓热岛产应是指:城市温度高于周边地区,形成一个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热岛”现象。热岛既指城市中心相对于城郊,又指城市相对于农村,前者一般比后者高1℃~5℃。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故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根据空气对流的原理,如果楼群与楼群之间的间距过小,密度过大,空气的对流会减慢,热气自然会较长时间地停留在城市密集的建筑群之间,造成城市高楼群地区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热岛效应造成的高温热浪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导致病原微生物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中传播,成为瘟疫流行和疾病传播的温床。城市高温还会引发各种慢性疾病传染病,造成大量中暑事件,使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热岛效应还造成夏季城市体弱居民大量死亡,法国2003年的酷暑形成的热岛效应夺去了15000人的性命,大多数人都是城市中的老人。此外,热岛效应也可能造成暖冬,使病原体易于存活,加剧城市冬季的流感和呼吸道疾病的增加。热岛效应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还会使高级神经活动的某些机能的协调和反应速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热岛效应形成的高温还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使大气中臭氧浓度上升,加剧污染,进一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问题】
    12.对文中“热岛效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的现象
    B.地形图上岛屿高出周边海面的现象
    C.热气短时间停留在城市上空的现象
    D.城市建筑群过高、过于密集的现象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高温热浪为病菌的滋生、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B.热岛效应必然导致的暖冬使心血管疾病急剧增加。
    C.热岛效应降低了人们的某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D.大气中臭氧浓度上升与热岛效应有着一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2.[关键词语理解](3分)
    A(见原文相关表述:“热岛……又指城市相对于农村”“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B原文说的是“近地面温度图”,而不是“地形图”,偷换概念。C原文说的是“热气自然会较长时间地停留……”,而不“短时间地停留”。D城市建筑群过高、过于密集是参与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而不是热岛效应现象。)
    13.[重点内容理解](3分)
    B(原文只说“热岛效应也可能造成暖冬,”并没说“必然”会造成暖冬;而且文中只说“高温热浪使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并没提及“暖冬造成心血管疾病急剧增加”。A见原文第二段“热岛效应造成的高温热浪……也导致病原微生物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中传播,成为瘟疫流行和疾病传播的温床”。C据原文第二段“还会使高级神经活动的某些机能的协调和反应速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的表述,可理解为人们的某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均属此范围内。D据原文第二段末“热岛效应形成的高温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从而使大气中臭氧浓度上升”的表述,可以确定臭氧浓度上升与热岛效应有关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