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与沙尘源

发布时间:2013年6月15日更新时间:2024年7月30日作者:未知文章ID:10883浏览:

【原文】
    沙尘暴与沙尘源
    ①沙尘暴的形成有三种主要因素:第一,大风;第二,对流层低层强烈垂直;第三,当地地理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沙尘源。我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地区:一是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二是华北地区,这里的沙尘暴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安全。
    ②【我国沙尘暴日益严重,从沙尘源的角度看,主要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土地大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自然植被严重破坏,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干燥的土地并被风蚀,潜在着大量的沙尘源。
    ③当大风来到的时候,被风蚀土壤中的粗粒子在距地表高度1—2米的范围移动。而大量细小颗粒悬浮于风中,顺风位移到几百公里以外,形成大的尘埃团并引起空气质量问题。悬浮颗粒对空气和土壤质量的破坏都很大。扬尘使能见度降低,污染空气,损坏财物,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同时这些细小粒子又是土壤中最肥沃的部分,其有机质和氮元素的含量是原土壤的两倍。
    ④研究的结果表明,沙尘中的大量悬浮颗粒主要来自农田。这是我国传统的耕作方法所造成的。传统的耕作方法要求对土壤进行多次的耕翻、犁耙,以造成一个疏松的耕层。然而正是如此,土壤便得不到保护,这是水土流失和严重风蚀的重要根源。所以,防治沙尘暴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减少和控制农田的风蚀,要利用生长的作物和作物残茬来保护农田。这就关系到对我国传统的耕作方法的否定。
    ⑤据此,防御沙尘暴的主要措施就是推广农田免耕法。免耕法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翻耕,将作物残留于地表的一种改良的、集约的、防御水蚀和风蚀的耕作方法。免耕法耕作体系取消了许多传统的耕作作业,如耕翻、犁耙、整地等。作物残留物的覆盖能有效地减少直接作用于土粒的风力,又能改善土壤表面状况,提高土壤抵御风蚀的能力,限制土壤的颗粒运动。
    ⑥2001年由农业部资助,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进行了1100亩农田的免耕试验成效显著。通过实验,我们不但看到了免耕治理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发现免耕种植具有较大的增产节支的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降低种地成本。免耕播种减去了传统耕作的耕翻、犁耙和整地等环节,每亩节约费用18—20元。二是保墒蓄水、苗全苗壮。免耕播种土壤翻动较小,有利于保蓄土壤水分。免耕播种比传统播种提前出苗7—15天。三是作物增产。小麦的免耕种植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增产率达45.48%。
    (文章有改动)

【问题】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6.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17.选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第⑥段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3分)
    18.近几年,西双版纳的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为了让北回归线以南的这块唯一的绿洲永远长青,请用你的智慧为西双版纳的明天出谋划策。(3分)

【参考答案】
    15.(2分)答案:本文说明了沙尘暴形成的原因(1分)和防治措施(1分)。
    16.(3分)答案要点:连用两个“不合理”,突出强调了(1分)不科学的开发和耕作是形成沙尘源的主要原因。(2分)
    17.(3分)答案:逻辑顺序。(1分)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2分,写出两个即可得分。)
    18.(3分)答案提示:内容涉及如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利用耕地,退山还林等,言之有即可得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