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黔之驴 【乙】蜘蛛杀蛇

发布时间:2014年1月9日更新时间:2024年7月29日作者:未知文章ID:13500浏览:

【原文】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yìnyìn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飙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gǔ):吸饮。

【问题】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
    B.虎大骇,远【遁】    遁
    C.【果腹】而去    果腹
    D.蜘蛛引丝【疾】上    疾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
    (1)驴不胜怒,蹄之。
    (2)蛇复昂首待之。
    12.填空。(4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A”到“觉无异能者”,再到“B”。【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是:“C”。(请用选文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方法不同:甲文侧重描写虎的A;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B。
    13.驴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0.(2分)A.喜欢多事;B.逃跑;C.吃饱肚子;D.飞快(迅速)
    11.(4分)(1)驴不能忍受(或“禁不住”)愤怒,用蹄子踢虎。
    (2)蛇又昂着头等待着(吃)蜘蛛。
    12.(4分)(1)甲文:A    以为神
    B    技止此耳;(各0.5分)
    乙文:C    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1分)
    (2)A    心理,
    B    动作。(各1分)
    13.(2分)示例:从驴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
    (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
    从蜘蛛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2)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