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灭火吗?

发布时间:2014年2月11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8日作者:未知文章ID:13897浏览:

【原文】
    风能灭火吗?
    (1)提起火焰山,红颜童稚、鹤发老翁,人人皆知;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会对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之火的场面记忆犹新。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真宝扇还是假宝扇,却是无法将大火扑灭的。像我们常用扇子扇煤炉,目的就是想把炉内火越扇越旺。如此,你是否知道,风究竟是助火,还是灭火呢?
    (2)说起风,我们并不陌生。很早以前,人们就利用风来耕田、提水、磨面、行船、发电……它为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然而,在风的大家族中,除了我们所共知的龙卷风、台风等熟悉的面孔外,还有人们比较陌生的火风。火风在气象科学上称作“焚风”。
    (3)一般来说,如果不加预防,台风和龙卷风等强风会给日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灾难和损失,而焚风也不例外。焚者,火也。冷季的焚风常引起积雪融化,甚至出现雪崩;暖季的焚风则使谷物或果实早熟,严重者可引起农作物枯萎,甚至使山林发生火灾。可见,风与火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4)在火灾现场,风对火势的蔓延发展影响很大。有时,即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起火,因温度差和空气对流等原因也会起风,而且随着火势的不断扩大,风也会越来越大。
    (5)众所周知,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一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越充足,可燃物的燃烧也就越剧烈;而当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即使氧气很充足,也不可能燃烧。例如,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要的足量氧气。冷空气虽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却不能使炉内环境温度低到煤的着火点以下,这样炉火持续燃烧,所以会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了。
    (6)因此,风是助火还是灭火,主要取决于风的大小和可燃物的温度。当风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时,风便灭火;当风无法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时,风便助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空战中,有一架飞机中弹着火,机智的飞行员通过加快飞机的飞行速度,使流过飞机的气流速度大幅度提高而最终灭火。又如,油井着火时,消防人员在油井附近引爆炸药,用爆炸引起的强烈气流来扑灭油井大火等。虽然上述火灾起因和灭火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利用的都是风能灭火这一原理。
    (7)无独有偶,早在1980年,我国黑龙江大丰林业局机修厂的郭跃尊就根据这一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风力灭火机。这种灭火机重5.7千克,可喷出强度在32级以上的飓风,使火瞬间熄灭。这种风力灭火机在扑救小兴安岭的一场大火中大显神威,将两万多亩森林大火全部扑灭;而且在大兴安岭的恶性火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8)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人们完全认识和掌握了风的脾气和特点后,人们一定能使“风助火势”变为“风抑火势”,让风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问题】
    19.风究竟是助火还是灭火?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0.对本文的说明顺序以及文章第(5)(6)两段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顺序    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B、逻辑顺序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C.空间顺序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D.逻辑顺序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21.说明文的语言是非常准确严密的,请你以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为例进行分析。(3分)
    这种风力灭火机在扑救小兴安岭的一场大火中大显神威,将两万多亩森林大火全部扑灭;而且在大兴安岭的恶性火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9、主要取决于风力大小和可燃无的温度。当风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时,风便灭火;当风无法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时,风便助火。
    20、B
    21、“大显神威”表明风力灭火机在扑救小兴安岭的一场大火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对而言,“重要作用”在表达程度上要轻得多。两个词实事求是地说明了风力灭火机的作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