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

发布时间:2014年2月13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13924浏览:

【原文】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险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何谏之曰:“……【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有删改)
    【注】三秦:这里指秦灭以后,项羽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三秦”。

【问题】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沛公【具】知天下险塞(    )
    B.诸侯【相与】约(    )
    C.沛公【谢】之得解(    )
    D.王秦降将以【距】汉王(    )
    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译文:
    (2)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
    译文:
    5.选文表现了萧何的什么性格特点?是从哪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答:

【参考答案】
    3.(4分)A.详细,详尽;B.共同,一起;C.道歉,谢罪;D.“距”通“拒”,抵御。(每空1分)
    4.(4分)(1)沛公到了咸阳,各位将领争相跑到储存金银、丝绸、财物的这些府库,瓜分它们(财物)。(2)我希望大王能在汉中称王,抚养自己的百姓来招纳有才能的人。(每句2分;意思基本正确记1分;(1)落实“争”“走”意思,各得0.5分;(2)补充出“王汉中”省略的“于”、“致”各0.5分。)
    5.(4分)深谋远虑(有远见、有谋略,高瞻远瞩亦可,2分;忠诚汉王、轻财无私1分)。事件:(1)当众将领争夺财物时,萧何却收藏秦朝的律令图书,帮助汉王了解秦朝情况;(2)劝谏刘邦称王汉中,为他图谋天下献计献策。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