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

发布时间:2014年3月1日更新时间:2024年7月7日作者:未知文章ID:14073浏览:

【原文】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问题】
    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呼尔】而与之(    )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3)【所以】动心忍性(    )
    (4)困于心,【衡】于虑(    )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2)
    9、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2分)
    10、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6、D(2分)
    7、(1)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2)为了
    (3)用这些来……
    (4)阻塞,不顺畅
    8、(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
    9、人的尊严(骨气)
    逆境造就人才(每空1分,共2分)
    10、示例:怒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2分)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