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晷①见人饥寒,并周赡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

发布时间:2014年3月31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9日作者:未知文章ID:14479浏览:

【原文】
    孙晷①见人饥寒,并周赡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选自《晋书·孙晷传》)
    【注释】①孙晷(guǐ):人名。②赡:供给,供养。

【问题】
    12.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B.乡里赠【遗】(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C.欣所【逾】甚(通“愈”,更加)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D.须【去】而出(离开)    属【引】凄异(延长)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多厌慢【之】    故逐【之】
    B.【而】晷见之    结友【而】别
    C.寒【则】与同衾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或解衣推被【以】恤之    皆【以】美于徐公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5.文意理解。(4分)
    (1)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旁人对穷老者的态度是“【    】”,而孙晷对穷老者的态度是“【    】”。(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
    (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2分)

【参考答案】
    12.B(2分)
    13.A(2分)
    14.(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2分)
    (2)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2分)
    15.(1)人多厌慢之欣所逾甚(2分)
    (2)示例:保护他人自尊心;宽以待人;体谅他人的难处;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2分。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全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