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冠”,融合古意新风

发布时间:2014年4月21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14829浏览:

【原文】
    “东方之冠”,融合古意新风
    ①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一方面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方面又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走在“古”意“新”风之间。
    ②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中国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③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成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④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
    ⑤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口这种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⑥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空间秩序之原由。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新民网《解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有删改)

【问题】
    15、文章第①段说,中国馆“走在‘古’意‘新’风之间”,结合全文,说说这“古”意、“新”风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古”意:
    “新”风:
    16、第⑥段主要运用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5.“古”意: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红建筑色彩、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理解的整体布局、传统斗冠造型、“规”“回空间组合秩序。(2分,答出其中一点1分,两点得2分)
    “新”风:展示世博主题:色彩夺目易被世界理解、开放性的国际理念、简约化装饰的当代表达。(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
    16.比较说明。将仪式化空间、非仪式化空间两种模式比较,仪式化空间模式与故宫比较,非仪式化空间模式与江南园林比较(世博会中国馆与故宫、江南园林比较),说明中国与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的特点(或“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回’两部分组成”)(答出说明方法1分:答出如何比较2分,说出作用得1分;总计4分。)(如答举例子并说明了其作用,给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