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

发布时间:2014年5月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15079浏览:

【原文】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①高邮:地名,在江苏。②旬:十天。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连指药物。

【问题】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笑不【止】(    )
    ②子【宜】急归(    )
    ③其人【至】镇江(    )
    ④何以书【示】其人(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惧之以死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蛱》)
    B.皆以美于徐公(《邻忌讽齐王纳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遂以一书寄何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2分)
    译文: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2分)
    译文:
    11.请你概述文中袁体庵医术的神奇之处。(2分)

【参考答案】
    8.(1)停止    (2)应该    (3)到达    (4)拿给……看
    (2)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完成时,可联系课内文言文。(2)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把握例句中的“以”为介词,解释为“用、拿”;C项中的“以”与之同义A项中的“以”为动词,解释为“认为”;B项中的“以”为动词,解释为“认为”;D项中的“以”为连词,解释为“因为”。
    9.遂/以一书/寄何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停顿的把握完成时注意划分两处。
    10.(1)那人看了这封信,面向北面拜了两拜,然后就回家了。
    (2)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解析:此题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注意抓住关键字词,同时注意句式。
    11.①了解病人的病因,对症治疗。
    ②不用药物治疗,而是用精神疗法。
    ③能够预知病情痊愈的时间。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先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医术的高明是从书信内容体现出来的。
    【附译文】明朝末年,高邮有一个叫袁体庵的神医有一个应举的人在乡试中考中了举人,高兴地发了疯,大笑不止,找袁体庵诊治,裳体庵大惊,说:“你这病已经不能治了!活不了十天了!你应该赶快回家,迟了就怕赶不上回到家里了,你路过镇江的时候,一定要去找何医生再诊治一下”袁医生就写了一封信(让病人)带给何医生这个举人到了镇江,病已经好了,他把袁医生的信交给何医生,何医生把信给他看,上面写着:“这人高兴到极点发了疯高兴到极点心窍就打开了,却又不能关闭,这不是用药能治的所以我用危险和痛苦来触动他的心,用死亡使他惊惧,使他忧愁抑郁,这样就可以让他的心窍重新闭上,到镇江的时候应当已经痊愈了”那人看了这封信,面向北面拜了两拜,然后就回家了呀,也真是神了。

顶一下
32
68.1%
踩一下
15
31.9%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