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曹刿论战》 【乙】《齐欲伐魏》

发布时间:2014年5月29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9日作者:未知文章ID:15466浏览:

【原文】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

【问题】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间:间隔)
    B.神弗福(福:幸福)
    C.谢将休士也(谢:感谢)
    D.淳于髡谓齐王(谓:对……说)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无劳倦之苦
    B.先帝不以臣卑鄙何以战
    C.而擅其功面山而居
    D.万钟于我何加焉弗敢加也
    1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文中曹刿认为鲁国打败齐国的关键就是靠军队的勇气,于是曹刿亲自驰骋疆场,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击败齐国。
    B.甲文中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看法,生动阐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C.乙文中淳于髡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只有依靠强大的秦国和楚国,齐国才能避免战争。
    D.乙文中齐王虽然对强大的魏国有恐惧之心,但齐国的将士却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立功,大将田父表现尤为突出。
    12.下列对两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的语言精练明快生动,说理直接明了,开门见山,针对性强。
    B.甲文主要是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乙文主要是写淳于髡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齐王晓之以理,达到了劝阻齐王的目的,展示了淳于髡的聪明才智。
    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战争有关。甲文对战争场面进行了详写,而乙文则对战争场面进行了略写。
    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写法。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甲文中曹刿与鲁庄公作对比,突出鲁庄公政治上的无能;乙文中淳于髡与齐王作对比,来烘托齐王的胆小。
    达州市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13.将第三题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2)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
    译文:
    14.你对甲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3分)

【参考答案】
    9.D
    10.A
    11.B
    12.B
    13.(1)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2分)
    (2)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使百姓疲乏。(2分)
    14.可从曹刿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以及聪明才智等选择任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作答。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3分)
 

顶一下
29
82.9%
踩一下
6
17.1%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