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

发布时间:2014年6月14日更新时间:2023年5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15796浏览:

【原文】
    水体富营养化
    ①【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由干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从而引起的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一种现象】。调查表明,全球有30%-40%的湖泊和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的影响。如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②根据水处理原理的不同,【目前国内外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工程技术可分为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和自然净化法】。
    ③物理净化法是通过引水稀释、机械打捞、污水过滤或疏浚底泥对污染水体进行人工净化的方法。这类方法技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短期内处理效果十分明显。【南京玄武湖曾出现水质恶化、污染物大量淤积的现象,后来完成清淤,并灌入相对清洁的长江水,短时间内,湖水质量明显改善】。但清淤两个月后,随着水温升高,藻类又大量滋生。
    ④化学净化法是向污染水体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方法。药剂与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快速杀死藻类。由于需要投加化学药剂,化学净化法不仅治理费用较高,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④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能够氧化并分解有机物,和藻类争夺水体中的营养,使水中的藻类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无法继续生长繁殖。生物净化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这一功能,人工创造更有利干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从而提高污染水体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效率,逐渐恢复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只是这种方法要取得成效,历时较长。
    ⑤自然净化法是根据仿生学原理.通过人工种植高等水生植物恢复水体自净功能来降解污染物的方法。高等水生植物,如水葫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和重金属等,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织,从而减少水体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物质。植物根系分泌物还可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它们的降解作用。另外,高等水生植物是大量摄取营养物质的植物,它能很好地抑制藻类的生长。自然净化法更适合大面积水体的净化。
    ⑥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希望人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为保护我国的水资源做出贡献。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4月,有改动)

【问题】
    7.下列说法,不属于第①段内容的一项是
    A.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B.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工程技术。
    C.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引起全球重视。
    D.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缓流水体,引起水体溶解氧量上升,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B.使用化学净化法来治理水体中的污染物,见效快,更适合大面积水体的净化。
    C.生物净化法是利用徽生物来提高污染水体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效率,逐渐恢复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种植水胡芦就属于这种方法。
    D.某鱼池因鱼排泄物和残余饲料等大量淤积,使水体浑浊发绿,鱼大量死亡。根据本文的相关知识,用物理净化法在短期内解决池塘水体污染最有效。
    9.下列是关于本文说明方法或说明语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画线部分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B.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物理净化法的好处。
    C.“高等水生植物是大量摄取营养物质的植物”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第②段画线句中“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
    7.B(属第②段内容)
    8.D(A项“水体溶解氧量上升”有误;B项“更适合大面积水体的净化”的是自然净化法;C项“水葫芦”不是微生物,“种植水葫芦”属于自然净化法)
    9.C(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