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山图记

发布时间:2014年8月1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17126浏览:

【原文】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②表:标记。

【问题】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参考答案】
    22.规模和得名缘由
    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4.C
    2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