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

发布时间:2014年9月14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8日作者:未知文章ID:17767浏览:

【原文】
    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於钦、宾二州,於宾者,行商陆运致之北方;於钦者,舶商海运致之东方。蜀亦有桂,天其以为西方所资欤?桂之用於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救里最良。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於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绖带,味最沉烈,於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蘂乾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春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选自《岭外代答》卷八《花木门·桂》,《岭外代答》为南宋周去非在淳熙五年(1178年)任桂林县尉时所撰写的笔记。《岭外代答》只有钞本流传,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后有《知不足斋丛书》钞本。

【问题和答案】
    23.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取未放之蕊【干】之(    )
    ⑵固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
    【参考答案】⑴取未放之蕊干之(使……干燥)
    ⑵固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草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解析】文言实词在具体文句中来贯通解释。
    24.与“桂之所产,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因是桂的产地,自古以来就有名了。
    B.因是桂的产地,古时就把桂作地名。
    C.桂出产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地名。
    D.桂出产的地方,古时候就是个名胜。
    【参考答案】B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解析】作为客观题,让考生来选择,考生大可以用代入法去判断。
    25.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参考答案】先作比较说明桂叶的大小,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桂叶的形状(对一点即得1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解析】分析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就看它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过12字)(2分)
    【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各1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解析】要求高度概括,实际上就是两方面:药用、食用。
    27.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这两句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药用价值的不同,又用“必”和“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地说明了二者药用上的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一点2分)
    【考点】结合文中重要语句理解文章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解析】以划线句子为例,进行分析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