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岸有大樟树,故以名滩。余以二月初十晚泊

发布时间:2014年9月18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1日作者:未知文章ID:17826浏览:

【原文】
    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岸有大樟树,故以名滩。余以二月初十晚泊滩上,欲登岸往观之,会天雨,道湿不可行。已而雨歇,月朦胧欲出,轻云蔽之,余与同舟六七人,呼从者秉炬上。居人燎其干以垣,枝叶皆扶疏垂垣外。余辈先入门视其干,高数丈,分数枝,四面横斜而下,余辈手相牵环抱之,【凡六人乃周,更上一二尺则更大矣】。其枝干披离甚古,往往出人意外。顶甚平,可列坐十余人,非梯不能上也。秉炬照之,但见纠结轮囷,蜿蜒攫拿,若群龙相斗。【枝之出于垣外者皆成干,屈曲下属地】。其北一枝尤奇,直入土中,大数十围,类自为一树,不属于干者。然其文理皆成龙形,腾挪宛转,若龙之升于天。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呜呼!樟乃名材。而其托本也大,其植基也固,含日月之精,受雨露之润,多历年所,遂魁然独出其奇于人间。而彼榆栎之属,拳曲臃肿,无故而离立于其旁,何为也哉

【问题和答案】
    17、(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离开)
    (2)大数十围,类自为一树(好像)
    (3)而其托本也大(根)
    (4)而彼榆栎之属,拳曲臃肿(类)
    18、(2分)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D)
    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19、(2分)下列加点词与“若虹之垂地”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B)
    A则系干之别枝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耳得之而为声
    20、(6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凡六人乃周,更上一二尺则更大矣(“凡”、“周”、前一个“更”各一分。)
    【总共六人才能合抱,再上去一二尺树围就更大了。】
    (2)枝之出于垣外者皆成干,屈曲下属地(定语前置、“垣”、“属”各一分)
    【延伸到墙外的树枝都成了树干,弯弯曲曲地垂到地。】
    21、(4分)本文的寓意一是:【赞美才德出众者】;二是:【贬斥混迹于才德出众者中的庸碌小人】。

【翻译】
    樟树滩离衢州有二十里,因为岸边有很很多粗大的樟树,所以用樟树来命名水滩。我在二月初十的晚上乘船停泊在樟树滩,想要登上岸去看看,恰好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能行走。不久雨停了,月亮朦朦胧胧好像升起来了,谈谈的云遮蔽了月亮,我和同船的六七个人,喊来随从拿着火把一起前往。那里的居民围绕着树干砌墙,枝叶茂盛纷纷垂到墙外我们走进门先看大树,大樟树有几丈高,四面有很多树枝横长斜长着,我们手牵着手环绕合抱这棵树,总共六人才能合抱,再上去一二尺树围就更大了,它的枝干披散着显示出十分古朴,常常出人意外。树干的顶上很平坦,可以依次坐十多个人,没有梯子不能够上去。拿着火把照着大树,只见大树枝干缠绕,盘旋屈曲,蜿蜒爬行相争相夺,像群龙互相争斗。延伸到墙外的树枝都成了树干,弯弯曲曲地垂到地。树的北面一根枝干更加奇特,笔直地插进土里,有十围这么粗,好像是自成一树,不属于树干的旁枝。然而它的花纹和线条都形成龙的形状,腾云驾雾回旋,就好像龙飞升到天上。从墙内看,原来是树干的旁枝,好像彩虹垂到地面,首尾都看不见,深不可测。那里的居民认为是神,建造了祠堂来祭祀它。
    唉,樟树是著名的木材,而那棵樟树依托树根长得那么高大它种植的根基是那样的牢固,蕴含着日月的精华,接受雨露的滋润,经历了许多年,于是在人间长成与众不同奇特高大的树。而那些榆树栎树之辈,盘旋屈曲粗大笨重,无缘无故地并立在它的旁边,为什么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