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藏书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6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17968浏览:

【原文】
    借书
    “借书一瓻①,还书一瓻”,【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书非天降地出,必因人得之,得而秘之,自示不广,人亦岂肯以未见者相假。杜暹家书,末自题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鬻为不孝,可也;借为不孝,过也。然余手抄书,前后遗失亦多,未免往来于怀。因读唐子西《失茶具说》,释然不复芥蒂。其说曰:“吾家失茶具,戒妇勿求。妇曰:‘何也?’吾应之曰:‘彼窃者,必其所好也。心之所好,则思得之,惧吾靳之不予也而窃之,则斯人也,得其所好矣。得其所好则宝之,惧其泄而秘之,惧其坏而安置之,则是物也,得其所托矣。人得其所好,物得其所托,复何言哉!’妇曰‘嘻,是恶得不贫!”余亦云。
    藏书
    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书,惟恐子弟不读;读无所成,犹胜腐烂箧笥,旋致蠹书之变。陈亚少卿藏书千卷、名画一千余轴,晚年复得华亭双鹤,及怪石异花,作诗戒其后,曰:“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②。他年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亚死,悉归他人。
    注:①瓻(chi):盛酒的器具。古人向人借书,以瓻盛酒为酬。②云根:深山高远云起之处。

【问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自示不【广】(    )
    (2)是【恶】得不贫(    )
    (3)聚而必散,【物理】之常(    )
    (4)亚死,【悉】归他人(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必【因】人得之    【因】噎废食
    B.鬻【及】借人为不孝    爱屋【及】乌
    C.未免往来【于】怀    毁【于】一旦
    D.作诗戒【其】后    舍我【其】谁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
    (2)读无所成,犹胜腐烂箧箱,旋致蠹书之变。
    20.作者引用《失茶具说》的作用是【    】(2分)
    21.“借书”“藏书”两则短文蕴含的共同道理是【    】(3分)

【参考答案】
    17、扩散    怎么    事物的道理    全部
    18、C
    19、(1)后来把“瓻”错成“痴”,就很失厚道的意味。(重点词:讹、殊、气象)
    (2)即使读书没有什么成就,也要比让书烂在书箱里,很快招来被虫蛀坏的后果要好。(重点词:成、旋、省略介词“于”)
    20、排解自己出借图书不能收回的郁闷
    21、物尽其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