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还是“卢城”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1日作者:未知文章ID:18281浏览:

【原文】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作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威城,“地有龙形,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威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以上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它,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俱佳的境地。

【问题】
    6.《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B.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邵,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C.中国社会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D.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7.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龙城”是指姑藏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钉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怀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
    B.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C.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
    D.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外,也是出于诗歌韵律的需要。

【参考答案】
    6.D
    7.C
    8.D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