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沈通明事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1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5日作者:汪琬文章ID:18394浏览:

【原文】
    书沈通明事
    汪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

【问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6.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分)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
    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参考答案】
    5.D
    6.A
    7.C
    8.(1)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2)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3)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