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

发布时间:2015年1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2日作者:未知文章ID:20196浏览:

【原文】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誖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住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节选自《三国志?费祎》)

【问题】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必能裨补阙漏(    )
    ②庶竭驽钝(    )
    ③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
    ④君天下淑德(    )
    20.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一样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亮以初从南归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与例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天下【苦】秦久矣
    D.作则【飞】沙走砾
    2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①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
    23.从甲文来看,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从乙文来看,诸葛亮和费祎与他人辩论时,有何不
    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9.①弥补。②走不快的马。③轻视。④善良,美好。(4分)
    20.C(2分)
    21.B(2分)
    22.①先帝刘备活着的时候,常常与我讨论这些事情,不曾不对汉桓帝、汉灵帝感叹、惋惜、
    痛心、遗憾的啊。
    ②费祎常坐进俩人的座位之间,劝解、讽喻俩人,最终没有辱没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各2分,每错一点扣0.5分,直到扣完2分为止)
    23.诸葛亮知人善任、谦虚谨慎、忠心耿耿、知恩图报。(2分,0.5分一个关键词语)
    由“诸葛恪、羊誖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来看,诸葛亮辩论时辞锋严谨、犀利;费祎言辞畅达、含义深远,据理力争,不轻易言败。
    (引用原文得1分,并阐释出自己清晰的理解,再得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