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确是读书的经验之谈。古今中外,不少学

发布时间:2015年3月24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2日作者:未知文章ID:21003浏览:

【原文】
    ①“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确是读书的经验之谈。古今中外,不少学者的学问,正是在“边动笔墨边读书”中获得的。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办法。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    】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真经”,【    】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他所写的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是一本颇负盛名的读书札记。他在阅读大量书籍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分类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写作不断,《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因此,“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积累知识、练习写作的好途径。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革命导师毛泽东一生与书结伴,永不满足、永不知疲倦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着、追求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翻检毛泽东读过的史书,跃入眼底的是他长期养成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留下的种种痕迹。凡是他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欣赏的地方,常常划有直线、曲线,有的则在句末、句旁加以圆点;凡是他不同意的地方,则划有三角、叉等记号。有的开头或标题、目录上也常常做出引起注意的标志。为了便于查找,他还在有的书的封面上,用苍劲的笔道,写自己所需要的目录。毛泽东最爱写读书批注,少则一两个字,多则几百乃至上千个字,或赞、或叹、或争论、或批驳。这些圈划和批注闪烁着深邃的哲理,带着浓重的感情色彩。这对研究毛泽东思想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对研究毛泽东的性格和爱好,无疑都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可见,“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治学谨严、勤奋刻苦精神的体现。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确实是积累知识、锻炼创造力、建立自己的学业大厦的良方。

【问题】
    16.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既    又
    B.不仅    而且
    C.要么    要么
    D.因为    所以
    17.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4分)
    18.下列对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9.从全文看,“边动笔墨边读书”有哪些好处?试分条表述。(6分)
    20.请为第③段补一个事实论据。(5分)

【参考答案】
    16.(3分)B(答A得1分)
    17.(4分)举例论证(1分)
    具体而充分地论证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点(3分)
    18.(3分)C
    19.(6分)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积累知识、练习写作;培养治学谨严、勤奋刻苦的精神(每点2分)
    20.(5分)论据真实具体,3分;论据与分论点一致,1分;表达: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