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与动

发布时间:2015年3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21027浏览:

【原文】
    静与动
    ①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境界,有的时候,都是从生活的最熟知的事物中去发现,去感悟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从眼前的小事物见出大境界呢?
    ②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智慧的眼睛。只要我们可以让心静下来,让我们的眼睛敏锐起来,我们会看到在不经意处,有许多至极的道理。
    ③“游”是个动词。“游”告诉我们,人想要体验逍遥,必须要有一种动态的系统,也就是说,让生活有更多的灵动,不要让它僵死,要善于打破常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辩证关系,真正稳当的东西都处在动态之中。
    ④比如陀螺旋转,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真正会抽陀螺的人,总是不停地让陀螺旋转着,旋转是它的价值。等陀螺一旦停下来,就失衡了,就倒地了。所以动态是最好的平衡。
    ⑤我们都会骑自行车,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子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这在静态中做不到。
    ⑥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应对挑战的时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那是因为【    】
    ⑦我们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着,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每天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新规则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种新的尺度、新的坐标。我们是食古不化,坚持自己保守陈旧的、循规蹈矩的、墨守成规的准则,还是与时俱进调整自己呢?
    ⑧一个人要真的能做到与时俱进,真的能做到取舍自如,以一种清楚的眼界给自己确定准则,并且以这样心游万仞的心态去调整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有当你静止下来,你才会真正倒下。你倒下是没有外力可以拯救的。
    ⑨永远保持动态中的平衡,你就永远不会倒。你永远是行进中的自行车和旋转中的陀螺。每个人看见的世界大体相同。但每个人得出的道理却大相径庭。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在经历相同的事情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

【问题】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21.文章第④、⑤段举“行进中的自行车和旋转中的陀螺”的作用是【    】(3分)
    2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作者认为“有太多的人应对挑战的时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的原因是【    】(3分)
    23.揣摩第⑦、第⑧两段的写作思路。选择以下理解准确的一项:【    】(3分)
    A、这两段的论证层次之间是总分式。第⑦段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第⑧段解答问题。
    B、这两段的论证层次之间是并列式。第⑦段提出要“与时俱进”;第⑧段阐述怎样“与时俱进”。
    C、这两段的论证之间是层进式。第⑦段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第⑧段阐述面对变化,怎样“与时俱进”
    D、这两段的论证层次之间是对照式。第⑦段论说有些人墨守成规;第⑧段赞扬有些人与时俱进。
    24.第⑨段划线句“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在经历相同的事情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举例论证。【    】(5分)

【参考答案】
    20.要永远保持动态中的平衡(3分)
    21.论证只有在动态中,才能保持最好的平衡(真正稳当的东西都处在动态之中)(3分)
    22.世界在动,而你不动;(或,世界是变化的,而你是静止的)(意对即可)(3分)
    23.答C(3分)
    答B(0分)
    答A(1分)
    答D(2分)
    24.中心明确,表达清楚(5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