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子胥既渡,渔

发布时间:2015年4月12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21470浏览:

【原文】
    (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①。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行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①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问题】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乃渡之千寻之【津】(渡口)
    B、为子取饷,子何【嫌】(猜疑)
    C、价【直】百金(同“值”)
    D、赐粟五万石,【爵】执圭(爵位)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A、子胥【乃】出芦中而应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B、【以】与渔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子【为】芦中人    甚矣哉【为】欺也
    D、【岂】图取百金之剑乎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②何用姓字为?
    23、请概括渔父的品行。(4分)

【参考答案】
    20、(D)
    21、(B)(D)
    22、①你赶快离开,不要停留!(否则)将要被楚国人抓获。
    ②为什么还要知道姓名呢?
    23、重诺轻生(重义轻生、舍生取义)(意思对即可)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