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奇①晚年溺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

发布时间:2015年5月6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0日作者:未知文章ID:21871浏览:

【原文】
    士奇①晚年溺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②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以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③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有阿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之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曰:“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而有奏其人命已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犹慰安之,恐致忧。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注]①士奇:即杨士奇,是明代中期名臣。②藩、臬、郡、邑:即藩司、皋司、郡守、县令,都是当时的地方官员。③稷:士奇的儿子,名稷。

【问题】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反【毁】其人曰(诽谤)
    B.士奇反【疑】之(怀疑)
    C.有阿附【誉】子之善者(称赞)
    D.【数】其恶流(数次)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付【其】状于士奇    安陵君其许寡人
    B.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    山【之】僧智仙者也
    C.【以】实来告    必【以】分人
    D.始论其子【于】法    欲有求【于】我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
    ②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22.杨士奇家庭悲剧的根源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9.D(3分)
    20.BC(每个2分,共4分。)
    21.①从此,他儿子的恶行再也传不到他耳朵里了。
    ②乡里人预先做了祭文,一一列举他的罪恶,民间传诵。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过分溺爱儿子,姑息养奸,把儿子推向了绝路。
    (4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