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发布时间:2015年8月8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9日作者:未知文章ID:23672浏览:

【原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问题】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①天下【缟素】(    )
    ②曹沫三战所【亡】地(    )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休祲降【于】天    ②贤【于】材人远矣
    C、①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②王【之】蔽甚矣
    D、①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翻译:【    】
    10.根据要求填空。(2分)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描写和动作描写。从而表现了唐雎和曹沫【    】的精神。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    】
    ②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答:【    】

【参考答案】
    ⒎①穿丧服
    ②丢失的
    8.C
    9.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乐,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意思正确,内容表述完整,语句通顺即可)
    10.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
    11.①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②我们鲁国政局动荡以后势必也会造成齐国的混乱,从而唇亡齿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