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发布时间:2015年8月9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作者:未知文章ID:23689浏览:

【原文】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④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㈣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干:河边。②圮(讲):倒塌。③阅:经历。④设帐:设立讲坛。⑤柿:木片。⑥河兵:水手。

【问题】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二石兽【并沉】焉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⑨【盖石性坚重】
    ④求之下流,【固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非木柿    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
    C.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于河    果得于数里外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12.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参考答案】
    9.(4分)①一起,都
    ②事物的道理
    ⑧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④本来
    10.(2分)B(本题要认真审题,注意意义和用法两项都要相同,只有B符合。)
    11.(2分)(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12.(2分)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只答要重视实践得1分。)
    (附参考译文)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寻找它们,不是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