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

发布时间:2015年8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23978浏览:

【原文】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节选自《荀子·议兵篇》)

【问题】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一样的一项是(    )
    例句:吾祖死【于】是    于:在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D.皆以美【于】徐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②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
    3.读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你一定会联想到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句话,请写出来。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请问【兵】要(    )
    臣所闻古之【道】(    )
    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
    5.孙卿子的观点是什么?他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用兵之术吗?举出两个来。

【参考答案】
    1.C
    2.①(要)观察敌人的变动,比他们后行动,却要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要决了。
    ②(假如)弓和箭不协调,那么后羿就不能用它来射中细微的目标。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用兵
    方法
    到达
    使……归附
    5.观点是“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他列举了三个故事,并从反面进行论证。
    用兵之术比如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