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核舟记 (乙)梓人①之技

发布时间:2015年8月30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3日作者:未知文章ID:24081浏览:

【原文】
    (甲)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梓人①之技
    有梓人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②,高深圆方短长之宜③,吾指使而群工从之。舍我,众莫能成一宇。
    故梓人食于官府,受禄三倍。”
    京兆尹饰官署,委群材⑤,集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⑥,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⑦,视木之能,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则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则趋而左。【俄而,斧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听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梓人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梓人画宫⑧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⑨,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⑩。既成,余还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奇妙矣。
    注释:①梓人:木工。这里指建筑的工匠。②制:结构。③宜:相当的材料。⑤委群材:堆积了很多木材。⑥引:尺具。⑦任:需要。⑧画宫:画屋宇的图样。⑨曲尽其制:详细地画出了房屋的结构。⑩进退:出入,误差。

【问题】
    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视端【容】寂(    )
    (2)【为】宫室、器皿(    )
    (3)亦莫敢【愠】(    )
    (4)【或】执斧斤(    )
    6、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之    能以径寸【之】木
    量栋宇【之】任
    B、者    居右【者】椎髻仰面
    斧【者】斫,刀者削
    C、其    【其】人视端容寂
    【其】不胜任者
    D、然    若听茶声【然】
    【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皆视其色,听其言,莫敢自断者。。
    8、梓人说“舍我,众莫能成一宇”,乙文的哪句描写能体现这句话不是梓人的自夸。(1分)
    9、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说出他们的不同点。(2分)
    相同点:都是先概括写,再具体描绘,且描写细致生动。
    不同点:

【参考答案】
    5、(2分)(1)神色、面色。(2)雕刻。(3)愠,生气,发怒。(4)有人。
    6、(2分)、A、B
    7、(4分)(1)曾经给我一个桃核刻的小舟,刻的是苏轼游赤壁。(2)都看梓人的脸色,听他的话,不敢自行其事。
    8、(1分)⑴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⑵斧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听其言,莫敢自断者。
    9、(2分)甲文正面描写核舟上雕刻的人物,以表现核舟者技艺高;乙文有正面写,也有侧面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群工对他的言听计从来衬托梓人的技艺。
 

顶一下
1
25%
踩一下
3
75%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