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有鱼池,苦群鷧①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置之池中以慑之。群鹊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②,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鹅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鹊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③。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
    (选自《权子》)
    [注释]①鷧(yi):一种捕食鱼虾的鸟,俗称鱼鹰。②刍(chu)草人③假假:拟声词,鹞的叫声。
【问题】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乃束草为人
    ②置之池中以慑之
    ③鹅仍下啄飞止如故
    9、与“乃束草为人”中的“乃字用法和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重修岳阳楼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陈胜、吴广乃谋曰
    D.王曰:“善。”乃下令
    1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人随手执其足,鹊不能脱,奋翼声假假。
    11、这篇寓言能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8.(3分)①做、做成
    ②使……害怕
    ③原来、原先
    9.(2分)B
    10.(2分)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鹅鸟不能逃脱,扇动翅膀发出假假的叫声。
    11.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如果为假象所迷惑,往往就凭经验去判断,导致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