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

发布时间:2015年9月14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24476浏览:

【原文】
    A、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驾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斑羚飞渡》)
    B、应该说那天是老猎人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瞅见对面两步之遥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他丝毫没有犹豫,转身拿来杈子枪。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
    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乞怜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手指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清泪也清晰地留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它要弯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坑,埋掉了这对母子,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藏羚羊跪拜》)

【问题】
    15、如何理解段A中“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一句话的含义:(2分)
    16、段A中“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掉换位置”为什么会让我感到震惊?(2分)
    17、段B中“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老猎人忐忑不安的原因是什么,你能否发挥想像描绘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8、A、B两段中的主人公都是羚羊,然而作者却花了大量笔墨描绘猎人,说说作者这么处理文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
    19、猎人的存在使得许多动物永无安宁之日,你能否拟一条标语或广告,规劝猎人放下猎枪,还动物一个平安。(2分)
    20、两篇文章的共同点不仅仅在于描写对象的一致,更在于主题的惊人统一,你是否能谈谈自己对文章主题的看法及从中获得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5、(2分)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老斑羚的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正是这些老斑羚以自己的死亡为桥墩换取了其他斑羚的新生。
    16、(2分)在此种情况下人类往往会出现临阵脱逃的情形,而斑羚群却能始终如一地坚守阵地,这种为了种族的繁衍而甘心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我震惊。
    17、(2分)以第一人称描绘,重点在于描述“藏斑羚为什么要下跪呢?这是我几十年的狩猎生涯中从未见过的现象”以此突出老猎人的疑虑重重,忐忑不安。
    18、(2分)对于猎人的描写都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段A以猎人的心理活动烘托斑羚飞渡的场景令人震撼,段B则通过老猎人的种种举动烘托藏斑羚伟大而高尚的母爱。
    19、(2分)扣注爱护动物的主题,简练明了即可。
    20、(2分)主题:赞美了存在于动物中的伟大的亲情,为了子孙后代,为了种族的繁衍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的精神。得到的启示是:人与动物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应该尽自己所能保护动物,给动物一个安全的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