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记游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1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5日作者:管同(清)文章ID:25419浏览:

【原文】
    宝山记游
    管同(清)
    宝山县城临大海,潮汐万态,称为奇观。而予初至县时,顾未尝一出,独夜卧人静,风涛汹汹,直逼枕簟[1],鱼龙舞啸,其声形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2]。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咫尺不辨,但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一线之光,低昂[3]隐见,久之而后升。《楚词》曰:“长太息兮将上”。不至此,安知其体物之工哉[4]?及其大上,则斑驳激射,大低与月同。而其光侵眸[5],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后月五日,保绪复邀子置酒吴淞台上。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不食顷[6],已皆抵台下,视之皆莫大舟也。苏子瞻记登州之境,今乃信之。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
    注释:[1]簟(diàn店):竹席。[2]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3]低昂:起伏,升降。[4]体物之工:表现事物工巧,精确。[5]侵眸:刺眼。[6]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时间。

【问题】
    9、以下加点的实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称为奇【观】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保绪故好奇,与予【善】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C.【及】其大上    【及】鲁肃过寻阳
    D.今乃【信】之    忌不自【信】
    10、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安知其体物之工哉
    A.久【之】而后升
    B.又数刀毙【之】
    C.辍耕【之】垄上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2分)
    ▲
    (2)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3分)
    ▲
    12、作者与朋友在宝山观赏到了哪些奇观,请概括。(3分)
    ▲

【参考答案】
    9、(2分)A
    10、(2分)D
    11、(5分)(1)面对这样的景象,怀疑不是人世间能有的景致,我感到非常高兴。(3分)
    (2)向南面远望大洋,像有十几片落叶漂浮在波浪之间。(2分)
    12、(3分)月下观潮
    海上日出
    午间海景(一点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