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文言之美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1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1日作者:未知文章ID:26129浏览:

【原文】
    享受文言之美
    ①古代文学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散文、戏剧、小说等,无不一例外都列入文言文中。
    ②品味【    】之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除它附依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文字形式和精彩纷呈的各种流派的书法艺术外,更有丰富博大的内涵,魅力无穷。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形式和意境的特殊组合,汉字形式外现悦目,意境精核内蕴悦心,形式和内蕴和谐共存统一之美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古文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品味汉字浮现的形式和内涵的境界,也就是她深层次蕴涵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先民精神和历史信息,挖掘其中的文化味儿,语文一定会充满无限乐趣。
    ③品读【    】之美。每一个文学家、诗人都是用语言雕刻艺术作品的大师。汉语自生以来就是有声调的,声调的平仄抑扬又和意义表达、情感抒发关系紧密,而文言文在强调音乐性方面又更加突出,以此形成了传统咏叹歌唱学习创作之风,学习文言文可以饱口耳之福,这让文言文的学习显得风味延绵,情趣盎然。音乐性不仅是文言文生来具有的特点,而且对于表达情感、感染读者和流传学习都有明显的审美和实用作用,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当前的文艺创作,在某些港台歌曲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在文言文体中,诗、词、歌、赋都是用来吟唱的,而歌唱吟咏之声又比阅读更能引发情感共鸣,许多小朋友用诵读方式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唐诗、宋词等,这些莫不是充满了音乐性的典范,有趣,琅琅上口,极易读背。
    ④品学【    】之美。古典文学的魅力,除了文学自身的审美魅力之外,还有古人穿越时空的鲜活的大智慧。文言文是古人思想和智慧在特殊时代的结晶,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则更是长期以来经过风雨沧桑、时代变迁历史筛选遗留下来的精品,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优秀中的优秀,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智慧,是那个时代甚至是整个人类时代智慧宝塔顶端的钻石。我们苦苦思考好久,不能参悟明了,但是阅读古人的经典往往有豁然开朗之感,心中的愉悦是一种通透和收获的欢快,不仅普通人如此,荀子也曾说过“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同样的情感,同样的感悟,跨越时空的对话和共鸣,此乃古文学习之一乐。
    ⑤品汲【    】之美。古文肇始之初就形成了“诗言志”的优良传统,而随着文学体式的发展、成熟,越来越重视意境的含蓄和章法的严整,而这并不损害固然情感的抒发。学习古文,除了要学习语言本身之外,还要以古人之情来滋养、丰富今人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丰满、精神世界丰盈。不论是史书,还是小说、杂记,还是书法、绘画,在传统的文化载体中无不深蕴作者的情感,或发现宇宙之大,或发觉自然之真,或表现社会之善,或抒发人性之美。“明镜不烦屡照,清流何惮惠风”,文字中尽露作者对谢家兄弟高风的深悟;“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也如是”,里面有李白对大自然的亲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尽显杜甫对穷苦人的无声大爱。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情感,而当这一情愫拨动、丰富心中的某一根心弦的时候,我们怎不为之感动,只有不断被感动的心灵才是丰盈的心灵。
    ⑥古文是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水之源、木之本,这是古人毕生追求的对人生、社会、爱情、自然等的思想结晶,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

【问题】
    13.为②-⑤段的第一句填写上准确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②品味【文字】之美。
    B.③品读【音乐】之美。
    C.④品学【经典】之美。
    D.⑤品汲【情感】之美。
    14.第③段说“学习文言文可以饱口耳之福”,请你结合文段说说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3、C(智慧之美)
    14、口耳之福指的是文言文强调音乐性,以此形成了传统咏叹歌唱学习创作之风,听得悦耳,吟诵尽兴。(本题能答出文言文有音乐性和吟诵、听诵的好处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