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6日作者:未知文章ID:26538浏览:

【原文】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①,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②,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③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南中:今云南、贵州、四川交界的地方。②为夷汉所服:被当地少数民族及汉人敬服。③南人:孟获的自称。

【问题】
    17.解释下列短语。(4分)
    (1)不效:▲
    (2)庶竭驽钝:▲
    (3)所战皆捷:▲
    (4)既得:▲
    (5)向不知虚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2)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
    ▲
    19.【乙】文记载了诸葛亮率军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的历史事件,请将【甲】文中与这一事件有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
    20.联系【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率军平南中的目的。(2分)
    ▲

【参考答案】
    17.(1)没有成效
    (2)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
    (3)所有战事都取得了胜利
    (4)已经抓住(抓到,擒获等)
    (5)早先(以前,原先,原来)不知道虚实(真实情况)(共4分。对1个得1分,得满4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职责范围中应该做的事情。(或: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2)诸葛亮笑笑,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就放了他,让他改变战法再战。
    (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分)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分)(共2分)
    20.为出师伐魏、收复中原、振兴汉朝扫除后顾之忧(奠定坚实的后方)。(2分。意对即可。如摘录原文“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得1分。)
    参考译文:
    蜀建兴三年,诸葛亮率领军队到达南中,所经历的战事都获得了胜利。听说有个叫孟获的,被当地少数民族及汉人敬服,于是,诸葛亮下令把他活捉送上。已经抓住了,诸葛亮让他观看营阵,说:“这支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早先不知道虚实,所以失败。今天承蒙让我观看营阵,若仅仅这样,一定能取胜!”诸葛亮笑笑,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就放了他,让他发改变战法再战。七次放了七次擒获,诸葛亮还要放孟获。孟获说:“您天助的威力,南人(我)不再谋反了。”于是,诸葛亮继续进军,南中得到平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