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问题】
    1.解释词语:(2分)
    (1)食
    (2)策
    2.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2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一句是(1分):
    4.第①段中用“【    】,【    】”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第③段画横线部分刻画了“食马者”【    】的形象特点。(3分)
    5.根据第②段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2分)
    6.全文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①喂(或通“饲”);②驱使,鞭打。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愚妄无知。
    5.提示:食马者不知马。
    6.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