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一抹飞红耀浦江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9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作者:未知文章ID:26602浏览:

【原文】
    中国馆:一抹飞红耀浦江
    ①蓝色的天空,流淌的江水,灰色典雅的外滩建筑群,飞贯两岸的卢浦大桥--在这动与静、蓝与灰的“上海之夏”布景中,披上红装的2010世博中国国家馆,斗拱巍峨,华美大气,悬立于天地间,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②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蕴含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倚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③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很丰富,是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人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④在外观上,中国馆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一些国外专家认为,中国馆外墙的“中国红”,不仅表现出中国人对色彩同样有着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而且让世人从中了解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即中国人想以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心中的红”,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
    ⑤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最能直接真实地展示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何种气候如约而至,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通过外层喷涂的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引进了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可以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许多人打趣说:身披“红衣”的中国馆,包裹着的却是“绿色肌体”。

【问题】
    10.第⑤段讲到“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从全文看,作为展品,其特点具体体现在:(6分)
    (1)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2)【    】。
    (3)【    】。
    (4)【    】。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区馆,二者造型风格一致,互为倚仗、互相补充,形成统一整体。
    B.中国国家馆外墙颜色“中国红”,是科学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C.第③段中运用列数字具体说明国家馆的空间巨大。
    D.第⑤段举例子说明身披“红衣”的中国馆,包裹着的却是“绿色肌体”。
    12.世博会倡导“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绿色、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绿色、低碳生活是对地球生态最好的呵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开启我们绿色美好生活。请举两例叙述。(4分)

【参考答案】
    10.(6分)②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
    ③中国馆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
    ④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每点2分)
    11.(4分)A
    12.(4分)示例: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筷子和快餐盒;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联系生活举两例,每例2分,共4分。如语言表达不恰当,不流畅,扣1分。(意对即可)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