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时代

发布时间:2016年1月6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27239浏览:

【原文】
    《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时代
    ①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②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人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传教士”的出现。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③一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为“文化奶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奶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④“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二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先哲的精神,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
    ⑤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尽管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不能给我们提供学术标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当然不是坏事。
    ⑥如果往深里思考,忧虑也不少。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出版的一窝蜂,使咀嚼式文化产品急速繁殖,读者越来越懒了。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取椟还珠。
    ⑦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我看来,“奶妈文化”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⑧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想弄明白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选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4日,有删改)

【问题】
    13.根据文章,“文化奶妈”具体指【    】现象。这种现象功劳在于【    】,而弊端在于【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6分)
    14.下面不是“文化奶妈”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大众长期与文化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下降。
    B.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人们没耐心去阅读渴望速成。
    C.普通人读不懂传统文化字意了,需要“文化奶妈”将其通俗化。
    D.《百家讲坛》产业运作的结果,是现代媒体发达的产扬。
    15.第⑧段加点词“咂巴奶头”在文中意思是【    】,“啃原著”不能换成“读原著”,原因是【    】。(4分)
    16.有人认为:某些中学生以看电视连续剧代替读名著也是一种“请文化奶妈”的做法。你同意吗?结合自己体验,阐明你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13.(6分)人们热衷于《百家讲坛》的“说名著,讲经典”,以它代替读名著;传播中国文化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利于传统文化普及;急功近利,曲解原著精神甚至庸俗化,百姓所得到的是“二手货文化。”
    14.(2分)D
    15.(4分)孜孜不倦地吸收文化替代品,热衷于《进家讲坛》的“二手文化”。“啃”不能换成“读”,因为“啃”有“仔细阅读,认真研究”的含义。
    16.(3分。应该观点明确,能结合自己读书体验)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