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

发布时间:2016年1月8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27286浏览:

【原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
    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问题】
    17、从段文中找出作者要表明的观点和支撑观点的事实论据。3分
    18、第③段里写道“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句中包含四层意思,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正史自然是真正的历史
    B所谓的正史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
    C正史也有掩不住的光辉
    D“中国的脊梁”的光辉照耀着历史
    19、第④段中提到一些人慨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些人”指谁?他们用意何在?4分
    20、第⑤段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7.观点2分,事实论据1分,共3分
    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事实论据: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8.3分,A
    19.每一问2分,共4分
    指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他们是在混淆“中国人”的概念。想把自己装扮成“爱国英雄”,以掩盖其卖国求荣的嘴脸。
    20.举例1分,说明2分,共3分,
    示例一:比喻,如“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把“自欺欺人”比作“脂粉”,本体与喻体掩盖真象的相似性构成关系;
    示例一:借代,如“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借“地底下”代“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地底下”既基层民众,“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来自于基层民众,这里借整体的事物以替代局部的事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