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发布时间:2016年1月13日更新时间:2024年12月29日作者:苏轼文章ID:27495浏览:

【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遂】(    )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
    ⑵【何】(    )夜无月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解】衣欲睡
    通俗易【解】
    B欣然起【行】
    【行】万里路
    C【念】无与为乐者
    私心杂【念】
    D积水空【明】
    深明大义
    3.翻译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
    4.请从文中摘录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细细品味,简要说明景物特点。
    句子:
    景物特点:
    5.自古以来借月抒情的诗文比比皆是,请辨析下列内容,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由月下美景触发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作者借对月色的描绘来抒写“迁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佳句,词人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抒发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用如钩的残月,渲染一种凄惨暗淡的意境,以表达亡国哀思。

【参考答案】
    1.⑴于是(就)找
    ⑵哪(什么)
    2.B
    3.⑴怀民也还没睡,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4.(句子)庭下如……盖竹柏影也
    (特点)月色空灵皎洁
    5.B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