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

发布时间:2016年2月18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5日作者:未知文章ID:28145浏览:

【原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问题】
    6、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2分
    7、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2分
    8、这首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    】,它们的核心是【    】,它们分别象征着什么?2分
    9、诗的最后一句中的“我”应该指的是谁?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6、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7、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高度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8、河流、风、黎明/土地/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9、“我”应指作者或像作者一样的爱国知识分子.在这首诗里作者用了“假如我是一只鸟”的比喻,以鸟为载体,“我”与鸟实质上是分不开的,是合二为一的,“鸟”也就是“我”。
 

顶一下
1
33.3%
踩一下
2
66.7%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