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

发布时间:2016年2月23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28225浏览:

【原文】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问题】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20.【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写的山各有什么特点?(2分)
    21.甲乙两文段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8.(1)快
    (2)全,都(每小题1分,共2分)
    19.(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日光和月亮。
    (2)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每句2分,共4分)
    20.【甲】文描写的三峡两岸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描写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分)
    21.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3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