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鞭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0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28717浏览:

【原文】
    响鞭
    儿子在乡下姥姥家住了一个暑期,我骑自行车来接他。他高高兴兴地搂着我的脖子,叭地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天南海北地说。话野了,手也粗糙了许多,脸晒得黑红,我心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孩子的姥姥拧着个大烟袋锅子,一个劲儿夸他:“这孩子,可出息了,放牛放猪放大鹅,和这儿的孩子玩得可好了。”怕什么来什么,和屯里孩子能学个啥?粗野低俗。我拿定主意,赶紧离开这儿。听说当天就走,他愣了一会,瞪圆两眼说:“爸,能不能等等他?”“等谁?”“李三子。”“肯定是屯里哪个淘气野小子。”听这名儿,我想,得马上把他的心从草甸上收回。“我,我不跟他告别,心里不好受。”看看,还学会讲义气了。我态度果断地说:“走。”
    两只亮亮的车轮闪闪地在乡路上猛转,丝丝缕缕的苦艾、红柳、野草的苦涩和芬芳在鼻孔里钻来钻去。
    “哇”的一声——他哭了。
    我真想停下车,给他个嘴巴,看他哭咧咧的样子又很心疼。
    哞儿……长长的牛叫声从幽深的红柳丛里传来,啾儿……撩人的哨音在起伏的草浪上滚来。“李三子!李三子!”儿子跳下车,迈过壕沟,扑上草甸,像一只兴奋的小鸟。
    黄牛背上斜坐着一个乡村少年。通身泥样儿的黑。赤脚,挽着裤腿,手里拧把鞭子。倏地滑下,泥鳅儿一样。
    “怎么,你回去?”“要开学了。”“不能玩了?”“不能玩了。”“我编了三节楼的蝈蝈笼,刚编上两节……你真走?”“爸来接我了。”“那我送你点啥?”“你就甩个响鞭吧?”“行啊!”李三子猛地往起一跳,灵敏的像个猴子,倏地跳上牛背笔挺地立在牛背上。
    远处是红彤彤的红柳,下面是碧绿绿的草甸。一朵云在半空,一动不动。云雀也停下了她美丽婉转的歌喉。风也轻轻,轻轻。
    李三子往手掌心吐口唾沫,使劲地攥攥鞭杆儿。两眼一亮,手腕儿绕了绕。
    叭叭叭……
    “响吗?”“真响!”“还想听?”“没听够。”
    叭叭叭……四野发出回音,仿佛远山的共鸣,叭叭……
    我不能不承认,这真的很美很诗意。可是有什么用?还不是放牛放猪放大鹅……
    一路上孩子可高兴了。我问他:“作业完成了?”他说:“完成了。”我说:“成天和那野小子玩,还能学习?”儿子说:“你想错了,三子可爱学习啦。”我才不信,糊弄人呢。
    又过了些天,一个放学的晚上我去接他。孩子高兴地对我说:“爸,发了!”“发什么了?”“我的作文。”我接过来细看,才知道作文写的是李三子,原来李三子是辍学的孩子,可是又上学了,学费是我儿子这些年的积蓄。作文上有老师的评语:只有直接面对生活,才能学会作文,学会做人……
    儿子的作文题目叫《响鞭》,很大,很醒目。
    (作者:姚凤阁,有删改)

【问题】
    19.用简洁的句子概括小说的中心事件。
    20.文中划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21.文中的“我”(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22.文中写李三子运用了三种描写手法,你能列出来吗?文章借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乡村少年形象?
    23.选文最后一段蕴意深远,请谈谈你的理解。
    24.你怎么理解老师在作文本上的评语?

【参考答案】
    19.(2分)“我”两次接儿子,逐渐深入地认识到李三子的艰辛、淳朴与善良,也认识到儿子与李三子友情的真挚与可贵(意思相近即可)
    20.(2分)衬托手法。极写环境之静,衬托响鞭之响;极写环境之美,衬托人物形象之美(言其一点即可)
    21.(2分)对儿子要求严,但又很慈爱;对乡村有偏见,但又很善良,善于思考,敢于承认错误(至少抓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22.(2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活艰辛但乐观向上,健康活泼而又感情真挚
    23.(2分)“响鞭”可以说是儿子与李三子真挚友谊的见证,“很醒目”可以理解成它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响鞭”也可以说是抽到了我心中的软肋,“很醒目”可以理解为它提醒我要深刻自省,远离偏见,回归善良与淳朴(言及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24.(2分)靠臆测或猜度都可能犯错误,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的认识,对价值的判断,都需要在生活中去体验和积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也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只要扣住小说主题,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