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问题】
7.(2分)选出对下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以千里称也(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B.安求其能千里也(变现无限愤怒谴责的感情)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者……也”句,表分析判断)
D.其真不知马也(表示对“食马者”的嘲讽)
8.(2分)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尽: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D.或: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9.(2分)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2分)文章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请你说说“千里马”和“伯乐”各有怎样的寓意?
【参考答案】
7.(2分)C?
8.(2分)D?
9.(2分)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千里马啊?
10.(2分)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赏识任用人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