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4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乔叶文章ID:28812浏览:

【原文】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乔叶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喜欢雪的。尤其喜欢在雪地上走路。咯吱、咯吱的声音真像是一种音乐,入耳即醉。
    一天,正在雪地里慢慢走着、忽然惊奇地发现: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事实。经多人踩过的雪路已经变得瓷实,很少有浮雪会把鞋子沾湿。而很多人留下的脚印会陷成一处一处的小凹,走上去似乎有了把脚的稳妥。而鞋子过得多了,鞋底聚集的热量也会把雪融化得快些,于是这条雪路也就更加瓷实稳妥。到后来,自然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走这条显明明正经经的大道。
    而在堆满积雪的地方,雪蓬松松地卧着,平静中似乎又包含着不知名的危机。谁知道这雪下面会藏着什么呢?或许会是扎肉的钉子,或许会是崴足的石头,或许会是木头疙瘩支出的磕绊,或许就是玷污鞋子的垃圾。于是就都不去走,越不去走的人就越少。到后来,积雪越堆越厚,就堆成了路两边神秘的疑阵和隐匿的危机
    于是,人多的地方就没有积雪。就多了顺畅,多了安心,多了恬静,多了平俗,多了摩肩接踵随波逐流一生无淡的路人。于是,另外一些地方就多了不改生色的积雪,就多了尝试,【    】,【    】,【    】,也多了挖掘丰富创意繁茂感受的奇美的舞者。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往没有积雪的地方去走。所以,看到别人从积雪中找出那些你想像不到的宝贝的时候,不要抱怨命运不给自己成功的机会。你难道没发现吗?那些人的双靴都已经被雪浸透了,而你的双靴却是那么的光洁干爽,没有一点儿新奇的历史。

【问题】
    13.读全文,找出你认为文中最有意味的句子:
    14.文中第三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试引用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概括:
    15.文中第四段能够删去吗?为什么?
    16.说说第五段中“不动声色”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
    17.读第五段,根据具体的语境在横线上写话:
    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欣赏第六段,说说它为什么写得好。

【参考答案】
    13.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或文中其它有意味的句子)
    14.这一段写的是“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15.不能够。没有了这一段,就无法顺理成章地写出第五段(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同样给分)
    16.一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很生动;二是与第三段中“平静中似乎又包含着不知名的危机”和四个“或许”句相照应(允许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
    17.多了摔跤多了伤痛多了冒险(允许有不同的言之有理的答案)
    18.结合语境巧用“积雪”“双靴”等生动的比喻点明全文的意蕴。(允许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以上共12分,每题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3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