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3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23日作者:未知文章ID:30135浏览:

【原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问题】
    9.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A.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B.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C.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⑴相与步于中庭    庭:
    ⑵背之则亡    亡: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⑵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译文:
    12.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如霜月色,引发李益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如钩弯月,触动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痛;【甲】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
    答:
    13.古今中外按照【乙】文中管仲“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思想治理天下的大有人在,请你列举一位并说出他的观点。(3分)
    答:

【参考答案】
    9.2分。B
    10.2分,每题1分。
    (1)庭院(院子)(2)灭亡
    11.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齐桓公问管仲说:“君王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12.3分,答出“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2分。
    作者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或:作者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1分)
    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月夜赏月的欣喜,与朋友散步的悠闲,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任意写其中一方面1分,最多得2分)。
    13.3分,列举人名正确1分,说出正确观点2分。
    示例一:唐太宗(1分),他的观点:“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分)
    示例二:鲁庄公,观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示例三:毛泽东,观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兵民是胜利之本。”)
    示例四:林肯,观点:“一个人在前面走得太快而使全国跟不上,是没有好处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